重庆市万州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 重庆市万州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2025年自然灾害趋势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的通知
来源:bob网址 | 发布时间:2025-04-30 04:18:56 | 人气:963
重庆市万州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 重庆市万州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万州区2025年自然灾害趋势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的通知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防减救灾委、区安委会成员单位,有关单位:
为做好2025年全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灾害事故防范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区防减救灾办、区安委办组织有关区级部门于2月28日召开年度趋势综合分析会商会议,结合行业领域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和历年情况大数据,对全区自然灾害趋势和安全生产形势做多元化的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建议。现将《万州区2025年自然灾害趋势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认真组织并且开展趋势变化分析研判,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抓好相关工作落实。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关键之年。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安全生产“遏重大、防较大、减总量”和自然灾害“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全力以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好防减救灾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态势向上向好。
自然灾害方面。预计2025年平均气温19.0℃左右,偏高(常年18.5℃);降水1200.0毫米左右,基本正常(常年1183毫米)。冬季总体偏暖,有阶段性的低温天气,无明显倒春寒;有轻度春旱;初夏有轻度干旱;有13次左右大雨到暴雨降水过程,有30天左右间断性伏旱天气,伏旱高温较常年偏重但较2024年偏轻;无秋旱,无初秋低温和秋季连阴雨。
安全生产方面。山高、坡陡、路窄、弯急等导致的道路交互与通行高风险属性没改变,建设施工安全风险高位运行,工贸、化工、矿山等企业点多面广,大量工程桥梁、地下管网、城市电梯等进入老化期,农村建筑安全质量不高、易燃可燃建筑保温材料存量大,城市大型综合体、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新型旅游项目等新风险不断涌现,“九小场所”从业人员、社会公众安全技能较缺乏、安全意识不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安全投入减少、管理上的水准下降,各类风险交织。
(一)气象灾害。预计2025年汛期气温26.5℃左右,偏高(常年25.8℃);降水900.0毫米左右,偏多(常年841毫米)。强对流天气可能多发,有10次左右大到暴雨降水过程,有初夏连阴雨天气。高温日数偏多,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有间断性的30天左右的伏旱天气。极端最高气温40.0℃左右,有5天左右,偏多(常年2天);37℃以上高温天数为20天左右,接近常年(常年19天)。
(二)洪旱灾害。2025年总体旱涝并重,汛期暴雨洪涝偏重,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多发,长江偏北和偏南镇乡(街道)为强对流天气灾害中度~重度风险区;其中6—8月由于气温较高,易出现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是山洪灾害高发时段。农村供水依然面临旱季局地缺水问题,特别是后山、余家、弹子、高梁等成达万铁路建设片区饮用水困难相对突出。
(三)地质灾害。预测2025年我区地质灾害发生率较常年偏高,风险偏大。我区81.05%的土地为山地,16.4%为丘陵,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占比高达46.98%,共有地灾隐患点905处,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新田到长坪一线、天城到熊家小周一线、铁峰一带等多是顺向坡区域,开挖前缘临空,极易形成滑坡,且多为基岩滑坡,滑动速度快,危害大。
(四)森林火灾。2025年森林火险等级较2024年偏低,但因极端天气频发,加之野外用火点多面广,不可控因素增多。考虑我区历史火情、火源特征、可燃物状况、天气变化趋势等因素,我区森林火险等级较高时段大多分布在在3—4月的连晴天气和7—8月伏旱天气;主要发生区域集中在万州区境内善字山脉、铁峰山脉、方斗山脉、龙驹山脉、七曜山脉农林结合区域;主要火源隐患为农事用火、生产用火、祭祀用火等人为违规用火。
(五)农业灾害。3—5月有轻度春旱及轻度初夏干旱,较大也许会出现阶段性的春季到初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方也许会出现插秧水紧张情况。汛期暴雨洪涝易导致农作物被淹、倒伏,造成作物受损减产。受华西秋雨影响,连阴雨天气不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收晒,影响秋马铃薯、秋菜等晚秋作物顺利播栽,易导致秋冬种作物播栽推迟,影响苗情长势。农业植物疫情总体平稳,但近年来国际、国内交通物流、贸易往来频繁,带来不可预知的新发突发植物疫情发生风险增加。
(六)林业有害生物。结合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综合我区气温、降水等主要气象因子,2025年我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预测26.6万亩,其中:森林病害12.3万亩、森林虫害14.3万亩。
(一)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临水临崖、跨江、农村和地质条件不良等路段,以及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施工期间易给行车安全带来危害;部分老旧车辆二级维护不到位、非法改装,车辆易发生转动失灵、制动失效、打滑熄火等故障;“三客一危一货一校”、“两非一租”、面包车、三轮车、农用车等重点车肇事肇祸引发的事故风险仍较为突出。灾害性天气影响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可能引发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人员、公路设施安全。水上交通。我区通航水域环境复杂,山区河流整体通航条件差,加之大风、暴雨、大雾等极端恶劣天气事件多发频发,易出现船舶碰撞、触礁、搁浅、翻沉等事故;自用船舶从事载客、非法运输等风险较大;部分码头趸船靠泊能力不够,船舶停靠作业存在安全风险;散货堆场仓库以及装卸作业过程不规范,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风险较大。公路管养。强降雨天气可能引发公路局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车辆碰撞、倾覆及落石砸伤的风险增大。需着重关注响水镇已断道的省道及绕行线路沿线;太龙镇沿江路沿线、龙白路、赶走路沿线沿线;陈太路沿线。交通建设。目前我区在建公路水运建设项目8个,在建高铁项目3个,在建高速项目1个,在开复工阶段、雨雪大风等特殊天气、节假日等时段,安全事故易发、多发。
岁末年初开复工阶段、高温汛期雨雪特殊天气、节假日以及重要节点时段等特殊时期,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薄弱时期,也是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需着重关注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坍塌淹溺、车辆伤害等事故风险。结合2025年天气趋势,需加强建筑施工工地强对流天气临河、临山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临河、临山监测,建立完整工地停工、人员疏散等应急预案,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洪涝灾害、地质灾害诱发建筑施工工地生产安全事故。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商业综合体、多业态经营场所、老旧小区、校外培训机构等风险场所点多面广,隐患消存量、控增量压力仍然较大。市民堵塞安全出口、违章用火用电、私家车违规占用消防车道等较为普遍,居民住宅火灾占比较高。大量新兴起的产业落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范围的应用,各类事故和安全风险交织。
受市场疲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矿山企业临时性停工停产、复工复产频次依然较高,安全管理不稳定性增强。本年度万博甘宁尾矿库扩容、牌楼干法赤泥堆场新建项目将相继实施,天然气开采钻探作业频次可能加剧,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压力增大。矿山企业安全投入不稳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普遍较差、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等情况依然存在,且短期内难以实现改变,存在系统性风险。同时,近年来极端天气时有发生,矿山企业受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引发自然灾害的潜在威胁依然较大。
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具有固有危险性,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多,安全风险较高;万州经开区九龙园危化品生产企业集中,重大危险源集中,危化品运输、储存、使用量大,安全风险较高;“三重一高”(重大危险源、危险工艺、重点危险化学品及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企业安全风险高,陈旧老化问题突出,工艺装置自动化水平低,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自然灾害对危化品、烟花爆竹、油气管道装置设施安全运作、危险物品运输和仓库等建筑物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工贸行业事故通常易发生在春节假期后企业开复工至正常生产经营(3月前后)、高温汛期时间段(7月、8月、9月),11月、12月年底前企业赶工期、抢生产也是事故高发时段。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高风险领域,高温熔融金属、煤气、喷涂等高风险场所,有限空间、筒仓清库、检维修等高风险作业等“三高”危险作业场所和作业类别,易因设备设施安全附件失效或缺失或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执行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市政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广场、地下通道等区域设施数量多、分布广,照明设施存在漏电伤人、短路起火等风险,市政设施运行安全风险较大;城市桥隧设施面临易燃易爆、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泄漏、交通事故造成大面积漏油引发爆炸等风险。市容环境。垃圾运输车辆有几率发生交通事故,节日期间存在违法燃放烟花爆竹引发化粪池燃爆,天气炎热加上不规范的化粪池清掏会造成有限空间中毒窒息或爆炸事故。
春季市民踏春出游意愿强烈,自驾游、组团游人流叠加,旅游包车出行安全风险和景区森林步道等旅游设备设施安全风险增加。涉及森林草原、木质结构建筑、燃香祈福场所的景区,防火管控难度加大。高山峡谷、临水临崖景区遭遇山火、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概率较大。高风险旅游项目活动增多,但检测、检验、维护、保养等工作跟不上、不到位,风险加大。
通信。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可能会引起通信基础设施损毁、镇乡交通中断,应急抢修困难。山区架空光缆,若遭受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极易造成干线传输环路损坏和大面积通信受损。高温天气,若发生山火极易造成周边通信基站、传输线路损坏,导致周边居民通信受损。供水。春夏交替,藻类易大量滋生,影响水质安全;暴雨洪涝易引发原水水质指标异常,破坏供水设施设备安全;在用水量高峰和极端天气下,可能有供水缺口;存储和使用液氯等危化品泄漏易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供电。电力建设项目、检维修施工现场,涉及电工、高空、有限空间、吊装作业等危险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易发生安全事故;铁塔、输变电线路、变压器等供电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涉林区域树障、可燃物等清理不到位,易造成森林火灾、大面积停电等事故。燃气。供气设备设施维保不到位,易造成泄露、停气等事故;老旧小区管网改造项目施工不规范、第三方野蛮施工破坏燃气管道等,易造成爆燃事故;燃气充装站充装前后检查不到位,安全风险较大。成品油。少数成品油经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加油站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防控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存在风险隐患。油库管网服役时间长,需引起关注。成品油非法经营时有发生,安全风险高。
民爆行业。现有民爆生产、销售企业共4家,其中生产企业1家、销售企业3家。民爆物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环节易引发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设备受损,预计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但仍有较大安全风险。特定种类设备。节假日、暑期汛期、重要会议等时间节点,涉及公众聚集场所和旅游景区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用观光车辆,以及涉及工业的危化品特定种类设备等,事故风险增大。
要以极限思维防范极端天气,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灾害事故的不确定性,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进一步健全防御机制,加强应对准备,提升应急能力,压实镇乡街道属地、行业部门属事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严格执行“1+7+N”会商研判制度、“三个一”临灾会商机制、“七情”统计报送规程,在年度趋势变化分析基础上,一直更新、矫正预测分析。抓好每轮灾害天气过程的临灾会商,逐步提升研判精准程度,落实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做好数据信息统报。落实“44NN”预警响应机制,推行重要预警信息“叫应”机制,落实“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预警规范,完善区域、行业、单位、部位灾害预警“熔断”机制,落实“断、禁、停、撤、疏”紧急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各类极端灾害。
以今冬明春及2025年度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重点目标任务为指导,针对防洪薄弱点、地灾隐患点、城镇低洼区、火灾易发区、在建工程、危险破旧房屋、旅游景区、学校、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部位,水库、堤防护岸、城市大型综合体、综合交通枢纽、隧道桥梁和输配电设施设备等重点设施,做好安全巡查、隐患整治等重点工作。快速推进水利堤防工程、森林防火道路、生物防火隔离带、森林消防水池(水箱)、地质灾害点治理、应急避难场所等重点工程建设,巩固防减救灾工作基础。
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动落实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治本之策,推进全区交通、建设、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等重点行业整治,以及高层建筑、厂房库房、老旧小区、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整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打好安全生产“保卫战”。
修订完善区级总体预案,动态修编各类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分层次、分对象组织并且开展指挥调度桌面推演、综合应急实战演练、基层单点避险等系列演练训练,强化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加强全区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各级救援队伍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根据各轮灾害天气临灾会商部署,落实应急救援人力、物力“前置”措施。若发生灾险情,要及时果断转移临灾区域群众,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救灾物资管理,汛前及时完成各级救灾物资补充,针对主要灾害类型,差异化配置充实救灾物资,及时跟进物资前置调度。加强灾情研判统计,及时启动救助响应,全力确保受灾群众“五有”(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安全住处、有医疗服务)基本保障,加快灾后恢复重建。